2011生命科技产业国际高峰论坛19日在成都举办。此次论坛是成都市抓住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步骤之一。
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年来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优先配置资源、政策和人力,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试图取得“跨越式”发展。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这些高端产业迅速聚集,成为推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跨越的“新引擎”。
2010年10月,富士康在成都投资的首个生产性项目投产。成都高新区提供的资料显示,富士康成都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的总产值将达到2000多亿元人民币,是四川全省此前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1.6倍。
对于富士康成都项目的投产,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长庄宏仁说:“成都项目除了直接创造巨大的经济产值外,还将提升西部地区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在西部地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带动相关的航空物流、货运物流和金融服务业等。”
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说:“如果说2003年英特尔宣布在成都投资,是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成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起步之举,那么2010年引入富士康项目,则是成都高端产业实现崛起的标杆。”
伴随着富士康项目落户成都,2010年,戴尔、仁宝、德州仪器、联想、纬创……众多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接踵而至,相继落户成都。汤继强说:“如此高的签约密度、如此多的世界级企业,将带动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年产值几千亿元的产业链。”
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介绍说,在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8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光电显示、通信等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等领域特色;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以航空维修、零部件制造、精密模具为代表,形成了配套和支撑。
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支撑能力,是中国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今年2月揭牌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创造了多个“中国之最”:审批效率全国最高,从申报到批准设立只有86天;建设速度全国最快,从批准设立到通过国家验收仅用了4个多月。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袁宗勇说:“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出口、保税物流、口岸功能于一身,是目前中国功能最全、政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企业可开展加工制造、研发、维修、检测、物流、贸易、保税仓储、国际中转、配送、商品展示等多项业务。”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