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ianfu 资讯|北大成都研究院实验室与公共技术平台集中亮相!

发布日期:2024-07-18 总浏览:1344

为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推进科技创新

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7月17日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北大成都研究院”)

实验室与公共技术平台

集中投运启动仪式

在成都高新区举办

这意味着北大成都研究院的各项工作

全面实地开展

10.png

2024年7月18日《人民日报》11版


人民日报刊登报道

《成都高新区联合北京大学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本次启动仪式


10.1.png
图|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选址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二期A2栋,由成都高新区联合北京大学共建,研究院致力于解决生物技术领域关键问题、突破关键技术,建设产业牵引下的从科学到技术、从项目到公司的转化高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力争建设成为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4位院士齐聚
实验室与公共技术平台集中投运


    早在2017年6月,成都市与北京大学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校地双方在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2023年4月,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成都高新区与北京大学“产业强区+科研名校”强强联合,揭牌共建北大成都研究院,成为成都高新区6个重大战略平台之一,致力于解决生物技术领域关键问题、突破关键技术,着力打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到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应用转化的完整链条,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集群。

10.2.png



    仪式现场,朴世龙、汤超、欧阳颀、魏于全4位中科院院士齐聚,北大成都研究院院长来鲁华教授介绍了11个PI实验室,副院长王初教授发布了6个公共技术平台,副院长伊成器教授发布了10余项创新技术或产品,相关负责人揭牌了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3家单位与北大成都研究院共建的学生实践基地。

10.3.png


    本次集中投运的11个创新转化实验室基于疾病筛查与治疗、复杂疾病攻克、新药发现以及衰老研究等重要临床转化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进行战略布局,通过问题驱动开展创新转化研究。

    此外,6个公共技术平台将开放给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共同使用,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信息计算、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分析、细胞分选、细胞成像、生物互作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10.5.png



    建设成都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和成都高新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共同使命和责任。研究院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所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成都高新区和北京大学前瞻、高效、务实的理念与作风。

——中科院院士、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荣誉院长、北大成都研究院理事长

汤超

    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把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院在省、市、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北大相关院系机构齐心协力下,赢得了良好开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

朴世龙

10.6.png

                                                                          图|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一期

      作为成都高新区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北大成都研究院的集中投运标志着校地合作从前期“蓄势破题”正式转向“成势破局”的新阶段,既是双方产业资源与智力优势的互补互利,也是探索“北大研发,高新转化”的跨区域科技协同新模式。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

加快成果转化

锚定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



10.7.png

                                                                                         摄影|六颗米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坚持以产业技术主导能力培育为牵引、坚持以专业化园区为核心节点、坚持以创新平台为关键支撑,构建面向全球的产业科技创新网络,前瞻性、系统性、阶段性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建设链接一批战略平台,形成一批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5+N”产业生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0.8.png

摄影 | 蒋光丛


    2023年4月,北大成都研究院在蓉揭牌。一年多以来,成都高新区全力以赴促进项目、抢抓进度,推动研究院大楼如期建成、顺利投用,研究院各项工作进展有序、势头良好、成效明显。

数说

    锚定顶尖人才“集聚地”建设,北大成都研究院已引进汤超院士、来鲁华教授等11位国际顶尖人才,引进北京大学博士及博士后26人,全职员工78人,实现了人才与产业、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

    锚定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已建成定量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中心以及11个PI实验室、6大公共技术平台,基本实现了科研平台对重点细分学科的全覆盖;

    锚定成果转化“试验地”建设,即将注册成立全资成果转化公司——成都燕蓉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已策划推动6个北大教授以及北大校友项目来蓉转化科研成果。

10.9.png


    下一步,北大成都研究院将进一步聚焦“人才、项目双落地,产品、企业双上市”目标,在创新人才引进、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培育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着力建成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来源 | 成都高新


  • 天府生命科技园

    电话:028-85311525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一期

    电话:028-63918917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二期

    电话:028-85326166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三期

    电话:028-86058168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西侧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