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成都将发展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近年来,成都市接连出台了多项推动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
其中,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是启动“岷山行动”计划,通过揭榜挂帅的形式,为揭榜团队提供科研载体、企业孵化等全生命周期支持。
在生物医药领域,由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运营管理的“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成为了生物医药类“创新项目”的最佳孵化器。
近期,红星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与“岷山行动”首批揭榜挂帅的项目之一——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展开了交流,透过此次深度对话,我们将了解这类新型研发机构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展与突破?在此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给区域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又是如何培育创新土壤,为成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贡献力量呢?
1“岷山行动”计划: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从源头引导创新成果落地市场
2021年,为进一步激活区域创新活力,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明确未来5年将投入300亿元聚焦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建设50个新型研发机构,解决产业链细分领域“卡脖子”问题,搭建公共技术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将为揭榜团队,提供初创资金、科研载体、企业孵化等支持和服务。
位于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的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新型研发机构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的运营实体,也是入选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的首批项目。
在入选“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后,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区提供的资金政策支持下,迅速汇集国内外的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等领域的知名技术专家和临床专家,联合产业专家和资深管理专家组成了核心团队,并落地于成都前沿医学中心。
“我们的本质就是一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平台,目前已经配备了超过1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以此搭建了多个技术平台,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的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转化工作。”
赛恩吉诺董事长杨寒朔教授向记者介绍到,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本质是孵化类平台,依托研究院的力量汇集科学和技术、人才、资金、创新机制体制等要素,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更加贴近市场。
据悉,杨寒朔教授不仅是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从事疾病发生机制及生物治疗研究工作已二十余年,曾主持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及四川省重点课题,熟悉科学研究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在提到“岷山行动”计划的创新亮点时,他表示:
“以前项目多以科学家兴趣为主,以在科学上的创新和突破为主要考虑,但从产业的角度,也许在10个项目中,能产业化并解决临床问题的有1个就很不错了,而我们这类研究院是从立项开始就邀请相关科学家、产业专家,从临床问题出发,保证每个项目都有比较高的可行性和可转化性,希望从源头上解决科研项目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方向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旗下的首个孵化公司已经与国内头部投资机构达成协议,完成首轮融资。研究院首批启动项目进展顺利,多个新型免疫细胞治疗产品正按中外双报的策略推进、多个免疫治疗产品获得临床伦理批件,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IIT),已表现出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在晚期肿瘤患者观察到完全缓解(CR)的病例,其中一项临床研究已产生国际影响力,吸引了一位英国病人来国内治疗,目前正在跟临床医生沟通治疗细节。
依托“岷山行动”计划所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给予初创项目全方位的支持,更始终坚持以“满足临床需求” 为研发导向,以“创新成果落地”为目标,因此通过借力研究院平台,入驻平台的企业一方面能够节约硬性硬件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能够与研究院的科学家进行及时的沟通,保证项目研发的科学性。此外,得益于研究院的项目专家团队,也能够引导创业项目真正面向市场需求,解决临床问题。
2 专业化园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生物医药创新项目孵化器
“岷山行动”计划推动建立以顶尖团队为核心、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构建“研发机构+孵化公司+转化基金”运营模式,探索“财政投入补贴+创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股+团队现金持股”投入机制,并始终聚焦‘技术先进性、产业化实现性、团队落地成都可能性’对项目进行研判,为揭榜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这在国内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创新,而要完成这次创新成功落地,则离不开专业化园区一站式科技服务。
目前,在政策、资源纷纷加大倾斜力度的支持下,汇集了高能级产业项目和政策支持的“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已成长为了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极核和策源地。
作为天府生命科技园和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的运营管理公司,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定位为国内顶尖生物产业高品质科创空间整合运营商,向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科技服务体系”,包括CRO、CMO、CSO等3大类14项“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以及人才服务、安全环保等19大类40项“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当记者问到,对于像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类初创企业而言,“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具备哪些鲜明优势?杨寒朔教授表示“初创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而园区能够在企业发展早期就提供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作为激发创新动能的连接器,为初创项目搭建了聚焦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体系,包括3大类14项“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以及19大类40项“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杨寒朔教授对园区为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深有感触:“在企业入驻后,园区不仅提供了场地、安全方面的支持,还进一步提供了产业和资金支持,帮助初创企业对接资本,进一步驱动企业成长。此外,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园区也对企业免费开放了大量的产业化平台,解决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堵点、难点、痛点,为初创企业解决了成本难题。”
另一方面,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也提供了高科技的人才队伍支持,为生物产业厚植发展沃土。杨寒朔教授提到,“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作为与四川大学的合作项目,具有高密度的创业氛围和学术氛围,通过与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多维度合作,构筑了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的创新共同体。”
此外,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已经形成了以园区为中心的产业生态圈和涵盖产业上下游的生态链,进一步为初创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落地场景。
目前,园区累计孵化培育超过200家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聚集了华西医院、阿斯利康西部总部、倍特药业研发中心、赜灵生物、睿智化学、博腾药业、海博为药业、西岭源药业、今是科技等一批深耕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性研发平台、企业,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成都先导、海创药业、康诺亚、圣诺科肽母公司等多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4家独角兽(潜在)企业,17家瞪羚企业,13家雏鹰企业,18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53家高新技术企业。
“岷山行动”计划按照“揭榜挂帅”的方式,推动建立了以顶尖团队为核心、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岷山行动"计划已发布三批需求榜单。
而在具体实践中,“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通过整合“医政产学研资”优质资源,以聚焦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以更灵活的机制配置市场资源,推动了园区内像成都赛恩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类初创企业加速成果转化的进程。
可以预见,在软实力“岷山行动”计划和硬支撑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的合力下,将助力造福于人们健康的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成都城市能级位势快速跃升,已成为2万亿俱乐部的超大城市,日前,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成都出台了28条政策措施——《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
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科技创新核心区域,近年来一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岷山行动便是高新区自主创新的一项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在政策推动的过程中,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一直紧跟国家及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精准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底层规律,打造了天府生命科技园+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以更广泛的维度陪伴企业成长周期,提供聚焦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路上起到了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并通过不断引进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创新源动力,逐渐成长为了成都乃至西南生物医药经济领域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5+N产业生态体系,在优质政策和产业园区的支持下,众多高能级企业和平台得以崭露头角,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成都打造西南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培育了新动能。
>> END <<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