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药智网 ,作者Dr. July Hu
回顾
2023年底,天府生命科技园园区企业成都维瑾柏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瑾生物”)的VG712项目全球关键性临床研究的样品生产和检验工作已顺利完成,质量完全符合美国FDA提出的要求,预计在2024年即可投入海外临床使用。维瑾生物拥有该产品的全球独家商业开发权,并已累积完成近亿元融资!
点击查看详情
近日,维瑾生物的管线VG712又有新的动态,并吸引了行业媒体药智网的关注。目前管线状态怎么样?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
免疫治疗在近三十年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众多成果。
发现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打通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探索细胞因子和抗体,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手段。
CAR-T细胞疗法和PD-1抑制剂等新型免疫治疗方法问世,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的惊艳效果,使其成为目前全球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最为火热的研究领域。
但是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上,CAR-T的表现始终不够理想。
首先,CAR结构设计对于CAR-T细胞在体内的激活非常关键,在实体瘤中对CAR结构的设计要求更高,这是对团队在技术和经验上的双重考验。在技术原理上,实体瘤的空间结构对CAR-T细胞浸润有一定阻碍作用,使得实体瘤内部无法接触到CAR-T细胞,且内部还存在对CAR-T细胞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和分子,肿瘤细胞依旧在疯狂生长。
另一方面,在杀伤实体瘤时,CAR-T细胞耗竭严重,在体内的扩增能力将大大降低,治疗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01“重启”免疫系统
分化抗肿瘤T细胞
针对免疫治疗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迄今为止,被广泛应用的一些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外力来实现免疫功能的改善,并没有实现通过对内部免疫系统的改造,进而实现免疫功能的自主且长期的转变。如果能够“重启”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自发地抵御肿瘤细胞的侵蚀,或可为目前最理想的免疫疗法思路。
将“筋疲力尽”或已经免疫逃逸的现有免疫细胞(主要针对T细胞)进行彻底清除,迫使人体免疫系统能够产生不携带免疫记忆的全新T细胞,完成免疫功能的“重启”。该类T细胞将分化成抗肿瘤能力更强的T细胞,逆转免疫系统耗竭,使人体恢复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根据这一开发思路,CAMPATH®(抗CD52单抗)、Thymoglobuline®(兔抗腺细胞球蛋白)T Guard(ADC药物)等“先行者”已经进行了相关探索。
图1 免疫重启疗法相关药物介绍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2001年5月7日,美国初次批准CAMPATH®上市,后又在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上市,被批准作为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的注射治疗药物。
2008年8月27日,赛诺菲安万特研发的Thymoglobuline®获批上市,目前已批准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治疗,以及预防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根据药智数据库统计,2023年Thymoglobuline®在中国地区共销售25.99万剂,销售额近6.2亿元人民币。T-Guard是Xenikos自Henogen处引进的一款ADC混合制剂,在2023年3月因安全性问题被迫终止在GvHD的III期临床研究。
虽然上述药物均能够发挥清除T细胞的功能,但清除方式均不具有特异性,且CAMPATH®和Thymoglobuline®清除效果不完全,T-Guard更是存在安全性问题。
02多项适应症齐开临床试验
VG712或为最理想免疫疗法
由此可见,重启免疫细胞的功能并非简单地杀死T细胞就能够实现,真正“重启”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应该具备特异性高、亲和力强、清除彻底、作用短暂且安全性高等特点。
图2 免疫细胞功能重启药物的条件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1994年,David Neville博士、HUAIZHONG HU(胡怀忠)博士开始针对CD3靶点的双价毒素蛋白分子构建和机理进行验证,打通并简化相关生产工艺,开创了免疫毒素领域的研究先河。
2008年,David Neville博士、Yuan-Yi Liu博士和Jung-Hee Woo博士联合创立了Angimmune公司,团队联合哈佛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将该项研究推进到适应症及安全性探索阶段,相继完成了有关器官移植、皮肤T细胞淋巴瘤、PD-1实体瘤联合疗法等方向的临床前/临床I期研究,并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
2014年取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2016年因其临床显著疗效取得FDA快速审评资格。
2023年2月,NIH批准维瑾生物下属美国子公司、香港子公司获得该管线的全球独家商业开发权,现管线名为VG712。
VG712是一种针对T细胞CD3位点的抗体结合域片段,与经过改造的白喉毒素进行融合的二价融合蛋白,可以通过与T细胞特异性结合后进行内吞,在胞内释放毒素杀死T细胞。发展至今,VG712已成为目前最有希望实现免疫细胞功能重启的药物。
相关现有研究表示
VG712可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人体内的T细胞,从而促使细胞免疫系统进行重启,产生大量新T细胞,从此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
该方法能够提高T细胞长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诱导器官移植后的免疫耐受,提高器官的功能和生存期;特异性清除淋巴系统中的T细胞,最大程度地提高CAR-T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改善癌症患者的结果;降低T细胞对自身器官的攻击,改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以及清除艾滋病患者体内的T细胞潜伏病毒库,逆转耐药病人的病情等。
根据公开临床研究结果,美国开展的CTCL临床I期研究已经证实VG712能在4天内快速有效清除病人体内T细胞,14天内T细胞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且专门抗肿瘤的CD8记忆性T细胞比治疗前增长20倍。并且,多例晚期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人已经实现临床治愈,让VG712在机理和疗效上获得了双重认可。动物试验表明,VG712与已经上市的T细胞清除药物相比,不仅可以有效清除循环系统里面的T细胞,还可以有效清除器官里面的T细胞。
根据维瑾生物对VG712的发展规划,2024年将开展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在美国的确证性临床研究,同时,也将准备启动肾器官移植后免疫耐受诱导的I期临床研究、激素耐药后GvHD的I期临床研究、CAR-T治疗前的清淋处理的I期临床研究。在艾滋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的研究也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03销售额预计超700亿美金
免疫治疗迎来新希望
VG712带来细胞免疫功能重启的新希望,开拓了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方向,将在抗肿瘤、诱导免疫耐受、器官移植、CAR-T治疗前的清淋处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据药智咨询评估
目前进展最快的适应症CTCL有望在上市后5年(2029年-2033年)在全球市场(美国、欧洲、中国、东南亚市场)累积实现5.39亿美元的销售。销售额预计在2038年达峰,年销售峰值2.68亿美元,上市10年(2029年-2038年)可在全球市场累积创造16.79亿美元的销售。
综合现有临床适应症,根据rNPV估值法,VG712在计划上市十年内(2028年-2038年)全球市场销售额约为739.33亿美元。在CAR-T治疗前的清淋处理、器官移植后免疫耐受诱导、激素耐药后GvHD、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领域,临床需求明显,且现有上市产品痛点较多,结合VG712创新的治疗原理和优秀的临床表现,该管线均有望在上市当年便实现超过3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
来源:药智网
BioTianfu
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按照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标准,持续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探索优化产业服务体系,在天府生命科技园和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涵盖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3大类14项专业服务,包含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19大类40项共性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赋能园区企业,让入驻的企业充分释放创新源动力。
天府生命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占地面积111亩,总建筑面积22万㎡,于2010年正式启用。定位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中心,主要聚焦创新生物制剂、化学药研发、中药现代化、细胞治疗、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是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标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之一,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医药类园区代表,天府生命科技园已成为中国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中心。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目前由一期、二期两个园区组成,三期正在建设中。一期位于成都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占地面积167亩,总建筑面积29.4万㎡,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作为成都市与四川大学校地合作的核心项目,定位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新极核和策源地,聚焦前沿医学、精准医疗、智慧健康和医疗美容等跨界融合的新业态,重在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相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已引进华西医院国家级平台项目“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和“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40个高水平研发平台;引入14个四川大学教授成果转化创办企业,包含赜灵生物、奥睿药业等5个“PI+上市公司”合作模式项目;已引入世界500强企业项目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项目倍特药业研发中心。
二期项目毗邻一期,占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30.34万㎡。定位打造“BT+IT”融合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精准医学、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药器械销售流通四大方向,完善建设集创新研发、产业聚集、场景展示、科创服务为一体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和生态体系,于2023年11月投运。目前已确定落地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研转化项目及生物医药大科学装置平台。
三期项目正在策划设计中,占地面积约18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0万㎡,定位打造天府锦城实验室核心承载区,预计2025年投运。
截至目前,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已成功培育成都先导、海创药业、康诺亚、圣诺科肽母公司4家上市企业、5家独角兽(潜在)企业,21家瞪羚企业,13家雏鹰企业,23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58家高新技术企业。
>> END <<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