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综述干细胞治疗进展

发布日期:2012-11-13 总浏览:1955

        罗切斯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科学家Steve Goldman、Maiken Nedergaard和Martha Windrem在十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综述,他们回顾了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的进展,并宣告干细胞治疗的人体应用即将实现,这一应用将主要针对髓鞘障碍性疾病。髓鞘障碍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脑白质相关的中风、脑性瘫痪、某些痴呆、致命的儿童脑白质营养不良等许多疾病。


       “干细胞生物学在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Goldman说。“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由于大脑中的细胞非常复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很难医治。”


        髓鞘障碍性疾病普遍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有关。少突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都来源于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关键性支持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负责产生髓鞘脂myelin,这是一类脂类物质,它负责隔离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纤维连接。当多发性硬化或脊髓损伤等疾病使少突胶质细胞受损时,神经间的传递信号就会减弱甚至消失。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的作用也必不可少,它对于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信号传导功能非常关键。


        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及其子细胞最具干细胞治疗潜力,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不同,它们相对同源也更易操作和移植。已有许多动物研究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移植后就会分散并修复受损区域。

 

       “神经胶质细胞故障引发的疾病其实相当普遍,例如衰老过程中的脑白质退化,”Goldman说。“而神经胶质前体细胞操作起来相对容易,给我们带来了临床应用的希望。”


        科学家们认为,目前干细胞治疗已经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的进展。例如更好的成像技术(advanced MRI scanners)能为人们提供更高的清晰度和更大量的信息,可用于跟踪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情况,监控治疗效果。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克服了重重阻碍,获得了处理细胞的重大胜利。Goldman的实验室就是先行者之一,他们已经掌握了将干细胞诱导为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并让这些前体细胞生成少突胶质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的确切化学信号。他的实验室现在能够使用不同来源的细胞(包括重编程的皮肤细胞)来生成所需细胞,这一技术能使移植更加安全。他们还开发了基于特殊识别标志的细胞分选技术,这是确保移植所用细胞纯度的关键一步,能够降低形成肿瘤的风险。


        Nedergaard的实验室研究了这些细胞整合入神经网络的能力,并能在成熟神经系统中检测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实验室联合开发了移植神经胶质前体细胞的动物模型,在活体大脑中对神经细胞进行评估。

 

        文章的作者们宣称将干细胞用于髓鞘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人体试验近在眼前,这种以前体细胞为基础的干细胞疗法能够修复这类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永久性破坏。他们认为这一技术最有可能首先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将其用于治疗一些脑白质相关的儿童疾病也已经时机成熟。“干细胞移植用于髓鞘障碍性疾病临床治疗只剩下资源问题”Goldman说。

  • 天府生命科技园

    电话:028-85311525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一期

    电话:028-63918917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二期

    电话:028-85326166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

  •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三期

    电话:028-86058168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新川路2222号西侧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