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曙高科”)主办、四川华曙图灵增材制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曙图灵”)协办的华曙高科3D打印创新产业化论坛在二期入驻企业华曙图灵公司内部成功举办,吸引60余位航空航天、电子、科研、医疗、加工服务等行业嘉宾参与。
“在崭新的园区里,我们在刚投入使用的办公场地内迎来首场论坛活动,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华曙图灵总经理黄勇在致辞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3D打印应用。
论坛开始前,华曙图灵开放企业展厅和实验室,3D打印实物模型和3D打印设备引起不少与会嘉宾咨询与探讨。
产业化论坛环节,来自华曙高科、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等单位的演讲嘉宾先后围绕3D打印的产业历程、技术难点、在骨科领域的临床应用等话题进行主题分享。
增材制作技术(AM),俗称3D打印,是借助类似于打印机的数字化制造设备,以非去除加工的方式,分层制作,叠加出各类工业、日用产品或艺术品。
华曙高科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程杰介绍,3D打印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仅有30多年的发展史,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3D打印产业增长迅速,2017年全球3D打印产业总值达到73.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1%。目前,3D打印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机械电子、文化创意、科研教育等领域。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兰海以《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为题,举例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兰海介绍,除了进行手术规划,3D医疗打印还可在假肢、眼科矫正、手术模型、手术导板、植入物等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到2024年3D打印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96.39亿美元,其中3D打印植入市场将达81.2亿美元。
“有了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在术前打印患者的骨骼模型辅助进行手术规划,一些疑难问题就可以先在3D模型上进行模拟操作,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兰海说。
华曙高科是国内领先的全行业3D打印企业,为更好地在医疗领域布局,2018年,华曙高科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高新区合作成立华曙图灵。自诞生之初,华曙图灵就汇聚了各类优质资源,这也为华曙图灵专注于探索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排头兵,成都发展势头良好、3D打印潜力巨大。黄勇表示,华曙图灵作为华曙高科在医疗领域布局的先遣团队,将全面发力,落实并推进华曙高科与当地医院的各项合作。
华曙图灵目前已入驻天府生命科技园二期,主攻医疗3D打印设备、材料、医疗器械产品及3D打印相关影像组学的研发生产及推广,为临床提供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公司产品和服务,黄勇介绍,华曙图灵依托其国内外3D医疗打印的各类人才、技术资源,未来将主攻三个方面:
一是把临床需求转化为具体产品,生产出一二三类医疗器械;
二是根据医疗行业需求,推出专用的3D医疗打印设备;
三是开发3D医疗打印专用的软件、材料和耗材。
几年前,3D打印曾一度登上风口浪尖。如今,当风口逝去,参与其中的企业如何依旧保持热度不减?对此,华曙图灵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
3D医疗打印产业链较长,华曙图灵通过整合各个领域的专家、资源,以临床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团队,建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科技创新平台,从而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将来不管是在骨科、眼科、耳鼻喉科或消化科,甚至是器官打印、生物细胞打印,只要是对3D打印有需求,我们都能源源不断地输出产品和服务。”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