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西南第一家登陆科创板企业!
公司证券简称为"成都先导",证券代码为"688222"。将发行4068万股,募资总额83,475.36万元。
先导药物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新分子设计、构建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以及新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先导药物是成都高新区一家药物发现CRO公司,主营业务包括DEL(DNA 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库定制服务、DEL筛选服务、化学合成服务、新药研发项目转让等。经过8年的发展,先导药物已成为DEL技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截至目前,成都先导已拥有超过4,000亿种化合物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进表示,DNA 编码化合物库计划在2020年将库分子种类达到万亿量级。公司将不断加大DEL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及商务拓展,加大对新药研发创制的投入,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商业价值不断提升的创新药物“种子库”和新药创制“新引擎”。
图源 川报观察
从先导药物在成都高新区创立到科创板上市,8年时间,既是一位年过半百创业者的筑梦之旅,也可由此窥见成都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进程。
2012年
李进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成立先导药物。公司成立不久,就建成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实验室,包括多个生物、化学实验室、化学试剂库等,并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给予的场地、租金、装修等补贴支持。
“作为一个初创型企业,最需要的是稳定的人才队伍和政府的支持。成都高新区的团队非常专业,政策明朗,服务到位。谈好的事情,成都高新区绝对会落实,承诺的政策也会主动兑现。”李进说。
2019年
先导药物正式搬迁至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公司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新药研发中心,建设一处高标准的新药研发场地以增加新药研发实力。
我们认为生物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生物药的公司都会入驻进来,形成优良的产业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是成都产业功能区打造的一个代表。生物城打造好了,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生物医药行业,继续深耕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从2012年公司创立到如今科创板上市,先导药物诞生在成都高新区,成长在成都高新区。
其发展是成都高新区近14万家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更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建立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培育和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生物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生物药的公司都会入驻进来,形成优良的产业链。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是成都产业功能区打造的一个代表。生物城打造好了,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生物医药行业,继续深耕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搭建绿色通道
实施梯度培育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
成都高新区把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为企业上市搭建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并实施梯度培育和分类服务,坚定不移地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实施全链条政策服务
鼓励并助推企业成功上市
成都高新区上市后备企业可优先获得“园保贷”“成长贷”“壮大贷”等政策性贷款产品和国有创投基金扶持;企业自然人股东在股改过程中因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而缴纳个税时,还可享受“股改贷”创新金融产品专项服务。
创新实施“股改贷”
全力扶持科创板拟上市企业
为解决好先导药物自然人股东个税问题,成都高新区组织成都银行对接先导药物,协调解决其在征信、外管等方面的问题,灵活调整“股改贷”准入门槛。在此基础上,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银行优化出台“股改贷”产品方案,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
摄影 JOJO
2019年生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
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3亿元,占成都市医药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至34.9%,连续3年保持近20%的增长率。
新增亿元品种11个,同比增长26.8%。
在研Ⅰ类新药73个,同比增长40.4%,其中27个进入临床阶段,占四川省比重超60%。
区内企业发展迅猛,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加速布局
成都高新区企业倍特药业连续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
海创药业前列腺癌新药全面启动全球Ⅲ期临床研究,有望成为四川省首个在美上市小分子新药。
吸引世界500强吉利德、美国500强波士顿科学、美国500强艾昆纬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加速在这里布局。
先导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成都高新区一流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营商环境。
成都高新区正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构筑开放新高地、营造产业新生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来源: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