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邹学明

奥泰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医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

个人简介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首位华人磁共振物理学博士;
1990年,Picker国际公司(现飞利浦医疗)高级工程师;
1993年,创立USA Instruments公司(曾为全球磁共振线圈领军企业,现为GE Coils公司)总裁;
2003年,美国GE医疗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国区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
2005年创办奥泰医疗。

国产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垄断

2005年,邹学明辞去跨国公司高管职位来到成都,引进十余位海外医学影像领域专家,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了奥泰医疗。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奥泰医疗在2008年孕育出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场磁共振设备,将自底层部件技术、系统技术到操作软件的全链条核心技术全都牢牢把握住自己手中,打破了当时欧美跨国企业对高场磁共振市场的垄断。

2005年,邹学明辞去跨国公司高管职位来到成都,引进十余位海外医学影像领域专家,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了奥泰医疗。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奥泰医疗在2008年孕育出中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场磁共振设备,将自底层部件技术、系统技术到操作软件的全链条核心技术全都牢牢把握住自己手中,打破了当时欧美跨国企业对高场磁共振市场的垄断。

谈磁共振技术的核心难点与发展趋势

邹学明介绍,磁共振的主要优势是没有放射线,对软体组织的特异性极高,能够精准诊断软体组织病变。未来,通过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的高端量化功能,磁共振技术将被赋予更多的应用范围,如诊断如帕金森、老年痴呆等难诊疾病。此外,磁共振不仅能实现结构性的检查,还能实现功能代谢方面的诊断。与CT可快速检测相比,目前磁共振所需的检测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因此在邹学明看来,磁共振的相对分辨率虽然较高,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其扫描速率,为治病救人争取更多时间。

奥泰医疗目前推出了集远程诊断、会诊、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医疗会诊平台,拥有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智能化平台架构技术,可为国人提供实用、专业、高端的会诊服务。

谈大型影像设备的销售瓶颈

目前,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销售流通还没有像药品以及一些耗材一样,实现真正的“两票制”。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国产厂商在开拓国内市场时,往往受到不少在产品质量之外的阻力。

此外,海外市场受全球政治局势影响较大,尤其是北美和欧洲市场。奥泰医疗在美国已拥有三个FDA注册证书,并且已经在当地安装了几台大孔径磁共振设备,去年由于加征关税,奥泰医疗接到的美国订单几乎全被退回,损失巨大。由此可见,零部件国产化高的本土品牌仍应以国内市场为主,争夺进口产品占领的医疗机构客户。

谈奥泰医疗未来布局

邹学明介绍,当前奥泰医疗正在进行着资产重组转型,净化成为纯粹的内资企业,希望明年能够在科创板上市成功。他将其称为奥泰医疗的“二次创业”。三年前,奥泰医疗已完成高端3T高场磁共振原型机的研制,目前正在注册。3T超高场的专病磁共振,作为邹学明眼中的高端拳头产品,未来将是奥泰医疗的重点发展方向。

邹学明还计划将专病磁共振产品和服务纳入聚焦发展板块,研制出专科化和小型化的可移动影像设备,走出一条与进口厂商的差异化路线,抢占国内市场。此外,奥泰医疗还相当重视民营医疗机构的需求,根据特定的临床应用,设计系列满足私立医院需求的磁共振型号,希望能够在民营医院医学影像市场占取先机。

往期访谈